首页 > 找医院 >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其他
姚晓黎
姚晓黎主任医师
出诊地点: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展开 ﹀
擅长领域:运动神经元病、肌营养不良、腓骨肌萎缩等各种类型肌萎缩性疾病
执业经历:姚晓黎,女,博士,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留校并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从事临床工作。2004年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曾到香港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半年。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以及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疾病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方法。着重研究各种类型的肌萎缩,比如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肌.. [更多]
预约挂号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时间上午下午晚上
30/08星期六 无排班 无排班 无排班
31/08星期日 无排班 无排班 无排班
01/09星期一 无排班
02/09星期二 无排班
03/09星期三 无排班
04/09星期四 无排班
05/09星期五 无排班
06/09星期六 无排班 无排班 无排班
07/09星期日 无排班 无排班 无排班
08/09星期一 无排班
09/09星期二 无排班
10/09星期三 无排班
11/09星期四 无排班
12/09星期五 无排班
* 姓名:
* 身份证:
* 性别:
* 手机号:
* 验证码:
* 短信验证码:
描述:
《用户服务协议》
执业经历
姚晓黎,女,博士,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留校并一直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从事临床工作。2004年获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曾到香港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半年。熟练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以及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疾病有自己的见解和处理方法。着重研究各种类型的肌萎缩,比如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神经肌肉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焦虑、忧郁状态有独特的治疗方法。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干细胞治疗机制和应用价值。 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一科副主任,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中国运动神经元病协作组专家成员,中国医师协会渐冻人项目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 论著 第一作者文章:    1、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其与细胞分裂的关系. 中草药2005, 36    2、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脑梗塞模型鼠的迁移和分化.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 21:1056-61    3、参芪扶正注射液诱导成人间质干细胞治疗脑梗塞的实验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 25:629-33    4、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逆转化现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 25:513-7   5.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前后基因表达的研究. 中药材2005, 28:476-82    6、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及与凋亡的关系.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25:516-21    7. 参芪液对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 30:211-2    8.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血浆和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 29:252-5    9.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广东医学2004, 25:504-7   10. 利鲁唑降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谷氨酸含量. 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疾病杂志2004, 11:139-42    11.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诊断及病因分析(附238例病例报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 27:218-20   12、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病因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 34:177-80    13、骨髓干细胞能否转变成神经细胞.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4, 31:34-8 公开出版学术专著: 编者 神经遗传病学第2版, 第六章 运动神经元疾病(P190---203)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3作者文章:   1、肌营养不良症模型鼠骨骼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 28:371-3(第2作者)    2、BrdU体外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 25:184-7(第2作者)    3、多发性硬化154例临床分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 30(第2作者)    4、3H-TdR标记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mdx鼠的实验研究.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 25:498-503(第3作者)    5、重症肌无力伴骨骼肌以外受损的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内科杂志2004, 43:588-91(第3作者)   6、Analysis of glutamic acid in cerebrospinal fluid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 2005, 16:225-9(第3作者) 从1998年起进行AL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相关基金 1、第一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主任基金(2010):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iPS细胞系的建立及其体外模拟疾病的机制研究。 2、第一负责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胚胎干细胞源星形胶质细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模型鼠的作用机制。 3、第一负责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前研究。 4、第三负责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靶向于骨骼肌的DMD基因新型启动子系统的构建和表达研究。 5、指导老师,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09年):华南地区散发ALS患者iPS细胞系的建立及炎症在发病机制的研究 1、2005年广东省博士启动科研基金(项目编号5300783):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及移植治疗ALS的实验研究(第一负责人)    2、2005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20575080):毛细管电泳和芯片毛细管电泳磁导检测法研究及磁导检测器研制(排名第四)    3、2004年广东省博士启动科研基金(项目编号04300353):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DMD动物模型的研究(排名第四)    4、2001年卫生部重点项目 常见神经遗传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研究(排名15)  5、2005年学校教学基金 肌萎缩网站的建立(第一负责人)    6、2000年横向基金 力如太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血浆、脑脊液谷氨酸的影响(第一负责人)
就诊评价
推荐医院
成都曙光医院男科 特色医院 对外专科
郑州长江中医院 特色医院 对外专科
西安远大白癜风医院 特色医院 对外专科
友情链接
预约在线医生CONSULT AN ONLINE EXPERT
快速预约通道FAST RESERVATION CHANNEL
优惠活动FAVOURABLE ACTIVITY
健康热线THE HEALTH HOTLINE
来院线路ROUTE TO THE HOSPITAL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院地址:
版权所有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
扫描二维码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京ICP备2021025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