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强迫症如何应对?喜欢打扫卫生,仔细检查是个好习惯。但如果这些行为成为一种“仪式”,就可能与强迫症有关。
在心理学上,强迫症被认为是一种精神障碍。这样的病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都没有意义,却停不下来。他们越想反抗,就会越感到紧张和痛苦,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得了强迫症应如何应对呢?
心理学家发现“心理咨询疗法”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三不”策略:
第一,我不怕。
很多人总是“害怕”强迫症。其实正常人偶尔也会这样,只是当事人不在乎。强迫症患者害怕这种思维的再现,所以越害怕越会出现,越会变得紧张,不断强化和巩固这种意识。
为什么不是普通人变得病态,而是强迫症患者变得病态?原因是性格缺陷在作怪。所以对于强迫症,患者首先要改变思维,就是每个人都有过这些想法,我也有过,我和其他人一样正常。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建立自信。有了这个支持,我们就能站在强迫症这个“纸老虎”面前,与之战斗,打败它。
第二,忽略它。
为什么很多患者纠结了很多年,却一直无法克服?原因是我们不能“顺其自然”。比如强迫症就像拍一个球,球的跳动代表病态思维。那么,如何才能让球静止,也就是症状消失呢?答案是不拍球了,球自然就静止了。强迫症也是如此。只有患者忽视了,症状才会慢慢消失。
第三,不重视。
初步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强迫症症状会大大减轻,甚至长期不出现。这时他可能会想,如果症状很久没有出现,会不会再次出现?这一想,强迫症的症状真的出现了,带来了新一波的恐惧和强迫思维。这种重复很正常。我们提倡的态度是爱来不来!来了就不怕你了!每出现一次重复,我们都会用上述“三不”策略来对待,逐渐摸清它的“脾气”,从而掌握有效的对待方式。
通过反复练习“三无”,患者每一次都会感到更加放松,直到习惯为止,任何“恐惧”都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