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宝宝有黄疸?新生儿疾病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黄疸、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当宝宝出现一些症状时,家长要注意观察。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有黄疸呢?
专家解释,满月以下(出生后28天内)婴儿的黄疸在医学上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以皮肤、粘膜、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疾病。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长,除轻微食欲不振外,无任何临床症状。
自然光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色染色程度,如果只是面部黄色染色为轻度黄色染色;用手指按压皮肤后,提起躯干部分,观察皮肤的黄色色斑。树干部分的黄色色斑为中度黄色色斑。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手和脚。如果还出现黄色色斑,就是严重的黄色色斑,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新生儿黄疸很常见,但是会带来什么危险呢?
新生儿期,当血清间接胆红素因任何原因升高20%以上时,间接胆红素可进入脑组织,损伤脑组织,引起核黄疸。
因此,重度黄疸新生儿应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尤其是未成熟婴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一般严重黄疸发生后12-48小时内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吸奶无力、肌张力下降、呕吐、无奶等症状。这时,如果及时治疗,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如果黄疸持续恶化,可能会出现发热、大声尖叫、抽搐甚至角弓倒置,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经治疗后,大部分幸存者出现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手脚不自主运动,或出现眼动障碍、听力下降、牙釉质发育不全等后遗症。
因此,一旦发现宝宝黄疸加重或持续,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