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按摩方法可以缓解和预防感冒?中医认为,引起感冒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突然变化、风邪的侵袭和肺功能的正常丧失。根据感冒的症状,可分为风寒型感冒和热型感冒。一般情况下,感冒主要由风邪侵入人体引起,病程相对较短,容易治愈。
冬春季节,主要伴有寒邪入侵。风寒感冒者常表现为无汗、头痛、清鼻、喉痒、咳嗽、痰稀白等症状。当他们穿上衣服烤着吃的时候仍然会觉得冷。风寒感冒不愈,寒邪转化为热型感冒,常表现为发热重、头胀、出汗、咽痛、鼻浊、咳嗽、痰浓黄等症状。学习感冒按摩可以缓解和预防感冒症状。
1.热型感冒。
风寒型感冒的人也使用这种按摩手法,即分别按摩、孙、的穴位,并按摩额头,然后从肩部开始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按摩1-2次至指端,其中重点需要按摩曲池、外关、合谷、郁积等穴位,然后用力按压中伏、天突、无印等穴位。最后按大椎穴和穴1-2分钟,沿督脉、膀胱经从上背至腰部轻拍五次。按压大椎穴可以促进三阳经之气,有很好的解热作用。按压风池点可以起到散风散热的作用;通过按压曲池、合谷等穴位,可以缓解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起到止咳利咽的效果。
2.冷型感冒。
风寒型感冒的人,可根据中医推拿师的建议,按揉太阳、等穴位,采用取穴法按压合谷、外关等穴位,适合人体出汗的程度。然后用握法用力按揉风池穴、肩井穴,依次按中伏穴、风门穴、风池穴。最后,用握法握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可以解表散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与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人体质有关,秋冬或换季是感冒的高发时期。因此,在这个时候,人们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随时了解天气变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多运动增强体质。如果感冒症状不舒服,也可以到正规医院通过中医按摩医生的按摩手法缓解感冒症状,避免感冒症状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影响身体其他器官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