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心小学生的心理成长?
发布时间:导医网 2021-09-07 来源:导医网
小学生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们需要精心呵护,让花朵由内而外散发出勃勃生机。身体上的关心比心理上的关心容易。我们应该如何关心小学生的心理成长?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多以课为主,面向全体小学生。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系统地传授学科知识,而是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参与和活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小学生参与和活动的主体意识。
2、结合班会和课外活动。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小学生充分接触,通过谈心交流,深入小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内心的经历和烦恼;掌握小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班会。同时开展主题班会、讲座、故事会、诗歌朗诵、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课外活动,及时调整和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3、建立案例教育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由持证专职教师负责。心理咨询室的环境布局应符合心理咨询的要求和适合儿童的特点。应对咨询的客户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并做好记录,使获得的信息尽可能详细。同时,应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如学会放松,让小学生知道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想象、分散注意力、调整呼吸、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方法进行调节;学会说话。让小学生知道有问题并学会求助,找老师、长辈、亲戚朋友倾诉,找人倾诉,或者写日记用文字描述灵魂的轨迹;学习行为改变,引导小学生区分好行为和坏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塑造不良行为,从而培养和强化良好行为。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整体结构中的基础工程。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一切形式的素质教育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