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冬天如何保护眼睛?中医教你应对四怕!
发布时间:导医网 2021-09-08 来源:导医网
  冬天如何保护眼睛?中医教你应对四怕!冬天保暖很重要,但是我们在保暖身体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眼睛的重要性。冬天,眼睛怕冷,疾病多发。

  一、怕风里流泪

  冬天冷风大、对冷空气敏感的人,眼睛受到冷风的刺激,泪腺分泌能力增加,受凉时泪小管周围肌肉收缩,出现“风泪”现象。.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泪腺和泪管功能退化。生病的。

  天冷出门最好保护眼睛,大风天减少出行。迎风眼泪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如果鼻泪管畅通无阻,可能是沙眼或慢性结膜炎引起的。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退化,眼部组织的功能会逐渐下降,也会出现风流泪的自然反应。建议此类人确诊后到医院就诊。

  二、怕干眼

  冬天比较干燥,眼泪蒸发得比较多。此外,许多人减少了户外活动。他们经常呆在家里看电视和上网。近距离用眼过度,容易引起眼睛干涩、眼涩等症状。

  对于干眼症患者,建议在排除眼表,分析全身性疾病的前提下,对症下药。如果是免疫疾病、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等引起的,应先治疗上述疾病。对于泪道干眼症,可以滴一些人工泪液。最好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滋润眼球。对于严重干眼症患者,请遵照医生的治疗方案。眨眼有利于泪液的分泌和分布,可以促进眼球的保湿,保护眼球。同时注意不要长时间看电脑、电视等。每隔半小时或一个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看看远方,看看绿色的植物,或者闭上眼睛几分钟,让眼睛得到短暂的休息。

  三、怕青光眼

  冬季气温低,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短时间内会使人眼压急剧上升,极易诱发青光眼。患者会出现头痛、眼痛、视力下降,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或睡眠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青光眼的症状往往被忽视,更多的患者认为自己患了感冒、肠胃炎等疾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青光眼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高度近视、远视患者等,一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双眼不适、疼痛,一定要考虑青光眼的可能,及时就医。

  四、怕中风

  天冷时,眼部血管受凉容易收缩,血流减慢,易形成血栓,造成视网膜中央血管闭塞,即所谓的“眼中风”。这种疾病的发作非常危险,特别是当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可导致突然全盲。如果发病超过4小时没有有效治疗,视力将难以恢复。

  医学上,“眼中风”又称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此病来势凶勐,对视力危害大,不易治愈。因此,应加强预防,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的中老年人。生活中要保持均衡饮食,合理饮食,避免吃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避免过度工作和过度的情绪波动;睡眠充足,放松,适度运动,注意保暖;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脂。血糖和血液粘稠度,从而减少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发生。

友情链接
扫描二维码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京ICP备20210250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