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如何预防脑中风?年轻人不容忽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中风应该是一种熟悉的疾病。在生活中,中风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只发生在老年的疾病。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各种慢性病也越来越年轻化,患中风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在中国,每12秒钟就有一名新的中风患者,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中风。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致残致死疾病,其中中青年患者较多。因此,专家强调,中青年人不应忽视脑卒中,应从生活方式入手,预防脑卒中,控制脑卒中的各种危险因素。特别是要仔细观察中风的一些先兆症状,如言语模糊或一侧肢体麻木等。并且不要认为如果你平时身体健康,你就认为中风离你很远,所以你不知道中风的症状,从而失去最佳的诊治时机。中风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面瘫、肌无力和语言困难。如嘴角、眼角突然下垂,上肢不能伸展和抬起,不能清晰地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有时会出现短暂的“中风症状”,由于持续时间短,改善快,往往被患者及家属忽视。专家认为,这大概被称为“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这也是中风的重要标志。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卒中前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将在未来3个月内发生卒中。因此,如果突然出现类似中风的短暂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调查。尤其是对于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果在症状出现后3小时内就诊,可以赢得一个叫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的机会,可以避免各种中风后致残。
预防中青年脑卒中,需要控制三高,优化患者生活方式。随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对年轻人的侵袭,以及不健康饮食、不积极运动等不健康生活在年轻人中的普及,年轻人患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控制危险因素势在必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房颤等疾病,吸烟、酗酒、运动过少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脑卒中,首先要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必须保持血压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应保持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二是控制高血糖,通过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将血糖控制在较低水平,尽量减少对血管的损伤;第三,控制高血脂,最重要的是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到100mg/dL以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80mg/dL以下。在生活方式方面,我们应该立即戒烟,避免被动吸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合理饮食:每天至少吃5种水果或蔬菜,每天摄入钠3克以下,钾5克以上;每天适度体育锻炼至少30分钟;男性饮酒不能超过1、2杯,女性每天饮酒不能超过半杯。
此外,为了防止中风的复发,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很多中风患者出院后,会在短时间内复发成中风,对患者危害极大。很多中青年人因为旧病复发,失去了自理能力,让全家人心酸,负担沉重。中风患者出院后,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中风复发而再次住院。因此,必须对脑卒中进行“二级预防”。目前,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重中之重,因为抑制血小板聚集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预防卒中的长期复发。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控制复发风险。目前,美国、欧洲和中国脑血管病专家的共识是:如果没有禁忌症,尽量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同时在患者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进行随访,让医生随时了解康复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饮食因素的影响,年轻人的健康需要我们关注。综上所述,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不容忽视。应正确对待脑卒中患者的先兆,认真观察,及早防治,积极开展抗血小板治疗,防止脑卒中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