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正文
用化整为零的态度来看觉察力的练习如何?
发布时间:导医网 2021-09-16 来源:导医网

  虽然我们认为一个人的觉察力是一种整体的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但如果用化整为零的态度来看待相关的练习,也可以类比为身体肌肉的练习:从每一个局部的小肌肉群开始,最后达成整体的协调。

  用这种化整为零的态度来看觉察力的练习,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大的区域:

  (一)内部区域,可以将它视作(以身体的皮肤为界限)发生在皮肤以内的身体的感觉、情绪的感觉;

  (二)中间区域,包括思维、记忆,幻想,期待;

  (三)外部区域,发生在皮肤以外的身体的五感,以及我们对外的言语和行为。

  内部区域包括两大部分:身体的感受和情绪的感受。

  身体的感受包括肌肉的紧张、放松,心跳、呼吸或其他内脏的感觉等等;情绪的感受包括愤怒,开心,悲伤,羞愧等等。

  关注内部区域的觉察力,最有效的方式是把注意力带到情绪的感受和身体的感受上,通过询问一些问题来了解:

  1、此时此刻我情绪的基调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最突出的情绪;2、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身体的哪些部位感觉最明显。

  在对这两者提问时,经常会发现伴随情绪的出现,身体总会有些反应。

  比如谈到紧张时人们常会感觉到屏住呼吸;谈到恐惧时会感觉肌肉紧张;谈到压抑时会感觉到心脏有压迫感,喉咙有被扼住的感觉;谈到抛弃时有心痛的感觉,等等。

  当这些感觉不能被消化、积蓄过多时,就会产生躯体化的症状。

  因为,身体内部的能流被阻断时,被阻断的冲动有可能会自然消退,但如果这冲动压抑反复出现,如果这一冲动中包含着强大的能量,那么对它的阻断会让能量转向内部,导致躯体紧张、身心疾病、抑郁、甚至自残。

  既然压抑会导致能量向内,那么是不是情绪来了把脾气扔给别人比较好呢?实际上情绪和感受都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每个人是自己情绪和感受的主人。

  当一些情绪出现时,如果以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在两个人格比较独立的人之间进行表达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以破坏性的方式将情绪丢给其他人,试图让其他人来负责,这就会导致当事人的人际关系受到破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除外)。

  因此,观察身体在哪些部位感觉到有能量积蓄是很重要的事,让这个部位“说话”,表达那些想要被看见、被倾听的、和情绪相关的声音,可以消化这些情绪;或者通过呼吸将一些不舒服的“浊气”呼出去,也能起到释放和放松的作用。

友情链接
扫描二维码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京ICP备2021025052号-1